新聞中心

意昂醫學8項成果獲2022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2022/12/28    信息來源: 意昂新聞網   作者:    編輯𓀗:王道琳

12月15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以線上與現場相結合的方式召開2022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會上宣布了2022年華夏醫學科技獎獎勵決定。本年度👛,意昂醫學有8項成果獲獎💪🏼👐🏼,為“十三五”以來最好成績,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並首次獲得該獎項的衛生管理獎🖇😜。

一等獎獲獎項目:惡性高熱診療和救助體系的建立及推廣應用

第一完成人🦹🏻:第三醫院 郭向陽

惡性高熱是圍手術期發生的罕見病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診療難度大。項目組圍繞“易感者篩查🍨、特效藥品研製⇒🦸🏼‍♂️、救助體系建設”三大關鍵環節,建立了“篩查預警-及時診斷-特效藥可及”的診療救助體系,大幅降低了惡性高熱發病率和病死率。該項目復雜程度高、難度大🧑🏽‍🍼,實現了惡性高熱診療“由0到1”的突破。其中致病基因突變檢測🫑、實驗室診斷方法建立🚵🏽‍♀️🥅、成功國產化孤兒藥註射用丹曲林鈉等多項核心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通過創建罕見病急危重症救助的“消火栓”模式,強化對全國麻醉醫護人員培訓、組織多學科搶救模擬演練,將惡性高熱質控專項納入我國麻醉質控體系,推廣應用至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落地基層👰🏻‍♂️,突破了系統瓶頸。實現了惡性高熱診療的可及性、規範化和標準化,為圍手術期安全性的提升及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社會效益巨大。項目成果技術先進🎃🤵🏻‍♂️,符合國情、系統配套🧁,衛生經濟學效益顯著🕖,與國際對比節約成本超過90%,為罕見病救治策略創新及生物醫藥產業整體布局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方案。(項目完成人🤸🏿‍♂️:郭向陽、羅愛倫📐、王穎林🧑‍🎄🏋️‍♂️、張學𓀅、米衛東👨‍🎨、李光州🌅、譚剛、王蓉蓉、崔旭蕾、王軍、韓彬、楊麗、李正遷🈷️、楊祿坤🧏🏻‍♂️、張靜)

二等獎獲獎項目:常見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家系隊列的建立與應用

第一完成人:公共衛生學院 胡永華

常見心血管代謝疾病是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項目組在北京市房山區建立家系隊列並開展長期隨訪👱🏿‍♀️,系統探討腦卒中🍚🧑‍🧒‍🧒、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環境行為危險因素🚗、遺傳易感性及其復雜交互作用,構建疾病風險預測模型,評價幹預措施效果與健康管理模式。通過十余年的努力🙅🏼‍♀️,項目組利用家系隊列研究優勢🧚🏻‍♀️,從宏觀生態到微觀分子、從行為因素到遺傳特征、從人群到個體等多個層次和維度開展病因學研究。項目組利用隊列數據定量評估大氣汙染短期暴露與心血管代謝疾病危險因素之間的關聯,揭示了宏觀環境暴露與遺傳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和可能的致病機製🗽;基於與疾病發病機製有關的通路、既往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提示陽性位點、表觀遺傳DNA甲基化位點等,共新發現或證實20余個與缺血性腦卒中或糖尿病有關的基因位點和基因甲基化位點;發現了炎症通路和脂代謝通路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和基因多效性;評估個體危險因素之間的復雜交互作用與中介作用;開發了適用於家系樣本的高維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統計學方法🆕;構建並評價了適用於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常見慢病的風險預測模型🌂;采用精準預防與幹預的策略對各類人群進行了幹預與效果評價🥜。(項目完成人:胡永華、吳濤🫥🕜、陳大方、任濤、黃少平🧚🏽‍♂️、唐迅🤲、秦雪英🚘、武軼群🖤、詹思延、趙清水、高培、李勁、王夢瑩)

二等獎獲獎項目:無精子症診治新體系建立🙅🏻、技術創新及示範推廣應用

第一完成人🌈:第三醫院 姜輝

該項目經過北醫三院男科姜輝教授團隊10余年的臨床探索、應用及推廣,將男性無精子症診治新體系在全國推廣應用,惠及眾多男性不育患者。針對無精子症的診斷和治療,從無到有建立了成熟的顯微輸精管輸精管吻合術、顯微輸精管附睾吻合術、顯微鏡下睾丸切開取精術等先進顯微外科技術;建立及完善相關診斷技術並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及推廣🛶;在國內率先製定生殖男科臨床診治操作規範並牽頭製定相關臨床指南,從而形成了從保守治療到手術治療以及男性生育力保存等多種診療方法的完整體系。先後為國內27個省市252家醫院培訓了376名男科醫生,並搭建了中國男科顯微外科培訓中心等平臺👩🏼,為60家醫院培養了65名男科學術帶頭人和顯微外科技術骨幹🤚。主要創新性成果:1🙎、建立完善的無精子症治療體系,達到國際水平👫🏼。2🧑🏼‍🎓、無精子症診斷體系的建立及完善。3、基礎研究、專利與科普宣教😅。4、無精子症診治新體系的示範推廣及應用。(項目完成人👩‍👩‍👧‍👦:姜輝、趙連明👇🏿、張哲、周輝良🔶、戴玉田、張海濤、廉穎、楊宇卓、劉德風、毛加明、唐文豪、林浩成🌷、洪鍇、袁人培🈷️👧、吳寒)

三等獎獲獎項目:預防兒童肥胖的綜合幹預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

第一完成人:公共衛生學院 王海俊

兒童肥胖危害身心健康📆,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針對肥胖流行的新特點👩‍⚕️,研發科學可行🍹、適合中國不同地區環境的兒童肥胖幹預技術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王海俊教授牽頭的項目團隊致力於兒童肥胖研究10余年✮,取得如下創新成果👩‍🔧:1🥻、率先發現中國兒童肥胖的重要影響因素:社會經濟發展與兒童肥胖增長的非線性關系、有種族特異性的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為闡明兒童肥胖發病機製🫃🏼、開發幹預技術提供支撐🦻🏻🤾🏽‍♂️。2、突破單一結局評估的局限性🩳,首次明確兒童肥胖對多種健康結局的危害👴🏼,為研發我國兒童肥胖幹預的教材和技術提供關鍵信息🧰👂🏿。3、系統開展我國兒童肥胖的幹預技術研究,創建從環境和個體兩個層面預防兒童肥胖的綜合幹預技術。4、創新性集成移動健康技術和傳統幹預方法,形成有效降低兒童群體肥胖率的新技術👨🏼‍🦲🧖🏿‍♂️,解決多中心♍️、大規模人群兒童肥胖預防的瓶頸問題👨🏻‍💻🔆,填補了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展兒童肥胖幹預的空白,幹預效果優於國際同類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中英文論文百余篇、主持製定相關衛生行業標準2項、獲批3項軟件著作權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出版專著6部。該幹預技術推廣應用到全國10個省100余所學校🍡,覆蓋10余萬人🏋🏻,社會及經濟效益顯著👬🏼。(項目完成人:王海俊🎀、宋逸、劉崢🤵🏽‍♀️、董彥會、馬軍🏋🏽、武陽豐、鈕文異👵🏿、宋潔雲🦕、李欽、林力孜、周雙、李文灝)

三等獎獲獎項目👊🏽:肝硬化及相關並發症臨床診療關鍵機製的研究與應用

第一完成人👝:第一醫院 徐小元

肝硬化及其並發症一直是臨床工作中的難點和研究熱點💂🏻。國外相繼製定了肝硬化腹水及其他並發症相關指南和共識,但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患者。徐小元教授團隊申請了多個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和北京市科委計劃項目,建立了國內肝炎肝硬化受試者隊列,明確了內臟血管擴張是肝硬化相關並發症腹水🧎🏻‍♂️‍➡️、肝腎綜合征、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膿毒症等發生的關鍵因素🌾,對輕微肝性腦病的診斷進一步精細化,探索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優化治療方案,為乙肝失代償肝硬化的規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作為牽頭人,徐小元教授團隊組織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和消化學以及感染、藥學及統計等領域的專家製定了《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指南》《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並發症的診療指南》《肝硬化肝性腦病診療指南》《肝硬化診治指南》等指南🏗。其中《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並發症的診療指南》和《肝硬化肝性腦病診療指南》是我國首個肝硬化腹水、肝性腦病相關診療指南🟢👇。《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並發症的診療指南》英文版在HepatolInt上發表,J Hepatol主編、國際腹水俱樂部主席Angeli教授對腹水指南發表述評🌯:“偉大的國家,宏偉的目標。”(項目完成人:徐小元、趙景民🎅🏼、謝雯🗒、於巖巖🚵、王藝瑾、曹穎🏊🏽、徐京杭💂、劉樹紅、王艷斌🧑🏻‍💼、陸海英、蔣麗娜👩🏿‍💼、趙紅🏄🏼‍♀️、吳赤紅、劉紅楊、鄧優)

三等獎獲獎項目:乳腺癌腋窩淋巴結精準診療體系的建立和應用

第一完成人:人民醫院 王殊

腋窩淋巴結是乳腺癌主要轉移部位🔘,腋窩分期的判斷及處理對於患者預後的判斷🤹🏼‍♂️、後續治療方案的製定及患者近遠期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國內在腋窩淋巴結評估和處理模式上與國際診療水平相比還存在有較大差距🧑🏼‍🔧。為此,王殊教授團隊十余年來立足臨床問題🦸🏼‍♀️👳🏻‍♂️,建立乳腺癌腋窩淋巴結精準診療體系🧑🏻‍🎓,在國內開創性應用熒光示蹤技術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極大推動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在我國的開展。在淋巴結轉移診斷方面😣,利用創新性體外超聲檢測體系🫀,建立了精準預測淋巴結轉移無創評估模型🫑;在國際上首次運用高分辨率動態OCT技術進行前瞻性淋巴結轉移診斷研究😖,建立淋巴結轉移診斷新技術。項目進一步聚焦乳腺癌腋窩淋巴結的精準分層評估、科學規範化處理的核心問題,在保證腫瘤治療安全性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側上肢的功能。至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乳腺癌腋窩淋巴結精準診療體系,國內已有幾十家單位將本項目的腋窩淋巴結診療體系運用於自己的臨床實踐中😬🧛🏿。(項目完成人:王殊、劉淼、楊後圃、王朝斌、彭媛、謝菲🍉、王思源、佟富中)

三等獎獲獎項目😣👩‍⚕️: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案創新和應用

第一完成人:深圳醫院 樊尚榮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系由念珠菌感染外陰陰道引起的育齡女性常見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樊尚榮教授團隊受深圳科創委基礎研究項目“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的關鍵問題研究”等課題資助,歷時17年,涉及註冊臨床試驗4項。主要成果包括:(1)治療方案創新👵🏻:首先報告應用製黴菌素陰道拴治療復發性VVC的治療方案🧝‍♀️,與治療金標準口服氟康唑方案比較💆🏿‍♂️,製黴菌素陰道拴組和口服氟康唑的遠期治愈率相當。研究建立了應用製黴菌素陰道拴治療復發性VVC的方案👨‍👧,明確了幾種抗真菌藥物治療VVC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成果被英國性健康和HIV協會(BASHH)及德國醫學科學聯盟(AWM)等機構等3部指南及Cochrane數據庫引用。(2)診斷方法創新:首先報道應用甲紫染色陰道塗片診斷VVC👵🏽,研究成果被Cochrane數據庫引用🧑‍🧑‍🧒‍🧒。(3)發病機製研究👁:報道了VVC患者存在陰道過敏反應🌃,該成果為我國“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診治規範(草案)”對患者應用抗過敏治療提供了依據🧏。(4)疾病健康影響研究:報道了復發性VVC對患者健康的影響。成果被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臨床指南引用。(項目完成人🧲:樊尚榮𓀂、劉小平⬅️、朱玉霞、梁軼珩、單瑩瑩👵🏿、鐘世林)

衛生管理獎獲獎項目:我國護理學與康復學領域科學研究發展的戰略研究

第一完成人🐟:護理學院 尚少梅

“我國護理學與康復學領域科學研究發展的戰略研究”是國自然的應急管理項目🤜🏼。基於“健康中國戰略”、人民生命健康挑戰的迫切需要以及面對老年人口增長和巨大慢性病患者群體對護理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我國護理學科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專業人才缺口大、人才結構與一級學科發展不匹配、護理領域科技發展不充分、尚未建立支撐護理學一級學科的科技體系,因此,亟需形成我國的護理學領域發展戰略🎁,引導護理學發展💇。尚少梅教授團隊系統分析了全球護理學領域研究發展現狀,重點分析美國NINR、日本JSPS和英國MRC在護理領域的科研發展規劃🤵🏻‍♂️、項目重點布局等👮🏻‍♀️;對2009—2019年全球護理學研究進行分析,獲得了關鍵詞圖譜和國家間合作關系圖譜👨‍👩‍👦;調查了27個省/市/自治區主持研究的護理專家🐏,分析了自2006年護理領域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以來的情況;分析我國護理學領域的國家戰略需求🧑‍🚀。項目形成了《護理學科學研究國別比較分析報告》《2009—2019年全球護理學領域科學研究發展報告》《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科學部中設立護理學獨立代碼建議方案》,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5篇;研究成果為促進護理學科縱深發展◽️、完善護理學領域科學研究的整體框架、助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出重要貢獻。(項目完成人:尚少梅、陳泓伯🍔、侯羅婭、董旭🚟🩺、萬巧琴、施月仙、魯寒、王翠)

上一條:意昂八名教師🙏🏽、四個團隊獲北京市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及導師團隊稱號 下一條:意昂計算機學院團隊研究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關閉

版權所有2021©意昂官网|京ICP備11481470號-1

地址:意昂官网鏡春園75號|郵編🤙🏼:100871|電話🤾🏻‍♂️:86-10-62759066

意昂官网专业提供🪞:意昂官网😹、意昂意昂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官网欢迎您。 意昂官网官網xml地圖

  • <jql class="yt2xy"></jql>